打火机点燃了,悠忽的火焰跳动着,舔向细长的玻璃试管。试管里的白色晶体在热力的作用下,慢慢被气化,通过试管流通到一个矿泉水瓶子里,瓶口上方连接着两根吸管。一个穿着白色短T恤的光头男人含着吸管深深啜了一口,然后长长地舒出一口白气,递给了旁边的女生,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声响,两个人的表情都舒展了开来。随后,他们站了起来,随着音乐开始挥舞着手臂。第三个吸食者则拿起鼠标打起了游戏。能看出,他们沉浸并享受着这个过程。

谢平(化名)盯着眼前的景象,目不转睛,他的喉结抖动了一下,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他已经有5个月没有接触过眼前让他心神荡漾的“冰壶”了。这是个由矿泉水瓶做成的简易工具,是吸食冰毒的必备工具。他所在的圈子将吸食的过程称为“溜冰”,跳舞和打游戏则是“散冰”的过程——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会作用于以多巴胺为代表的兴奋类神经递质,吸食后,吸毒者会变得异常兴奋,需要依靠一定的活动消解这种亢奋。“有的人会喋喋不休地跟别人聊上几天几夜不休息,有的则会打游戏或者有持续性行为。”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副调研员徐定告诉我,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吸毒者,“散冰”的方式是拿着拖把在家里拖上一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