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傍晚,上海市静安区的繁华火车站东南出口处,一起令人震惊的拐骗儿童案件浮出水面。一名年仅两岁的女童佳佳(化名)差点被一名陌生女子强行抱走。幸亏佳佳的母亲和祖母在旁,迅速反应并当场制止了这一行为,将该女子当场抓获。
据监控视频显示,被告人谯某某趁佳佳的同行监护人不备,将其强行抱起并试图逃离现场。然而,她的行为被迅速发现,未能得逞。随后,公安机关将谯某某带走调查,并在其随身携带的病历本上发现了确诊为抑郁症的就医记录。经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谯某某被评定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这起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公众对儿童安全的担忧再次升温。案件中,谯某某因拐骗儿童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 拐骗儿童罪的法律定义及量刑标准
拐骗儿童罪是指以欺骗、利诱或其他手段,使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的行为。在我国《刑法》第262条规定中,这种行为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拐骗儿童罪的最高刑期是5年。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犯罪事实、犯罪动机和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如果被告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即未能完成犯罪行为,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在这起案件中,谯某某因未能完成拐骗儿童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未遂。根据相关法律条款,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到这一点,给予相应的从轻处理。
3. 拐骗儿童未遂的法律责任
即使拐骗儿童的行为未能得逞,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的规定,犯罪未遂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明确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谯某某案件中,她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未遂。虽然佳佳最终安全回到了家人身边,但谯某某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幼童的人身安全,扰乱了社会秩序,具备应受惩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既要考量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要结合未遂犯的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进行量刑。
具体到本案,谯某某在公共场所公然企图拐骗儿童,其行为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尽管最终未能得逞,但其行为已构成严重的违法行为。法院在量刑时需要平衡各方面因素,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又要考虑犯罪未遂的法定从宽情节。
4. 案例分析与法律适用
在谯某某的案例中,她的行为被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指控为拐骗儿童罪。案件发生在2019年12月16日傍晚,地点位于繁忙的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旁边的肯德基餐厅门口。当时,谯某某趁2岁幼女佳佳(化名)的同行监护人不备,强行将她抱起并试图逃离现场。幸运的是,佳佳的母亲和祖母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一行为,将她成功解救。
谯某某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行为。经调查发现,她患有抑郁症,但经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被评定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监控视频和证人证言均证实了谯某某的确实施了拐骗行为。
根据《刑法》第262条关于拐骗儿童罪的规定,法院认定谯某某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同时,鉴于她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且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最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判处谯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5. 律师建议与预防措施
作为上海律师咨询网律师,我们建议家长和朋友在平时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减少类似事件发生:
- 尽量避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尤其是在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教育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即使是熟悉的环境也要保持警惕。
- 家长可以给孩子佩戴有联系信息的手环或者卡片,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联系家长。
- 如果可能,安装实时定位设备在孩子身上,确保随时能掌握孩子的行踪。
- 家长应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求助、如何描述自己所处位置等。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加深记忆。
- 家长也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总之,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让类似的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上海律师咨询网:非法入室,你知 | 上海律师咨询网解读:开设赌场罪 |
上海律师咨询网解析:哪些情形构 | 上海律师咨询网手把手教你:个人 |
上海律师咨询网:揭秘虚假诉讼的 | 刑事犯罪会影响三代吗?上海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