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损害赔偿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如果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在实践中,人们往往选择与对方协议解除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终止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那么,损害赔偿责任是否需要解除合同,法律如何规定损害赔偿问题?
网友咨询: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解除合同吗,法律对损害赔偿有哪些规定?
上海琼恩健律师事务所律师钱晶晶回答说:
损害赔偿责任不需要解除合同,两者之间不存在冲突。你可以在继续履行合同的同时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解除条件满足时,被解除人可以解除合同。
协议的解除不是基于解除权的存在,而是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协议解除的程序必须遵循合同成立的程序,即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换句话说,双方必须就终止合同达成协议。协议的终止是基于双方的协商。一方当事人在解除合同中表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解除协议。
钱晶晶律师的分析是: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与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区别;
1.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适用要件不同于合同解除损害赔偿。
合同解除是复杂的,包括违约解除、行使法定解除权的解除,以及每次解除通过协商产生的不同的损害赔偿和赔偿范围。一般认为,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是:
(1)、合同终止的行为;
(2)合同终止对一方造成损害的;
(3)合同终止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但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没有合同解除那么复杂,构成要件也比较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同终止的行为;
(2)合同终止给一方带来损害的;
(3)损害与终止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范围不同于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范围。
合同解除应当具有溯及力,适用于非连续合同。在损害赔偿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的是恢复原状,即未履行的合同应当销毁。合同已经履行的,双方应当按照合同无效后返还财产的相同方式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对方损失的责任。不需要或者无法恢复的,应当赔偿价款。但合同的终止主要适用于连续性,合同效力只能在未来消灭,不适合在合同终止后恢复原状。因为这类合同的特点是履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一定期限内连续履行的,如租赁合同、聘用合同、托管合同等。,租借的东西也无法恢复原状。
3.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可能性不同于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合同解除存在损害赔偿问题,因为合同解除发生在合同履行结束之前,往往是单方解除。无论是履行失败时的解除,还是迟延履行时的解除,双方利益都会失衡,一方受到损害,因此合同解除产生损害的可能性更大。但根据合同法第91条规定,合同的终止一般不会造成损害。合同的终止通常是正常终止,合同的债务消除,不需要赔偿损失。
上海损害赔偿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