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村村通”工程的推进,村道在我国的交通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关于交通事故是否可以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村道是否可以认定为犯罪,有很大的认识分歧。争论的核心是村道是否可以作为交通肇事罪中的“道路”。
有人认为,村道的覆盖面越来越宽,交通密度越来越大,发生在村道上的交通事故同样危害公共安全,应将交通肇事罪定为刑事处罚;也有人认为,村道是没有纳入公共交通管理的道路,因此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作者认为,我国的村道情况各不相同,各有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察村道是否为犯罪“道路”,核心在于是否将其纳入公共交通管理范围,是否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应着重考察三个方面:
一是村道交通量大、交通密集,应当认定为“路”。村庄道路是否纳入公共交通管理,其实质、核心标准应回归到交通肇事罪的本质即危害公共安全。复审期间,可通过收集证人证言、查看现场等方式,了解该村道的交通密集程度、车辆通行的频度,起止点、连接的村镇、附近居民的数量、受交通影响的家庭数量等路段对当地交通网络的作用、地位和作用;定性分析有无危害社会治安。应当指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以外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为此,公安机关对该案件进行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不等同于在交通肇事罪中认定犯罪事实。
二是规划建设符合技术等级标准的村道,应当认定为“道路”。根据技术等级,公路分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高速、一级公路为高等级公路、二级公路居中、三级、四级公路为低等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指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另外,还有等外路,也叫简易路,是指没有达到任何公路等级标准的公路。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对农村公路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管理,应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为此,应收集有关书证和证人证言,确认事故路段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在交通肇事罪中,符合公路技术等级标准的村道应当认定为“道路”。
第三,公安机关要加强村道公共交通管理。有关主管部门是否对村道路进行安全管理,也是衡量村道是否纳入公共交通管理的参考标准之一,如设置红绿灯、交通标志、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等。本文作者所在市公安机关即制定了管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巡查监管,制止、纠正、查处、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所以,安全管理可以作为村道是否进行公交管理的参考标准。 上海长宁区律师事务所
上海交通事故纠纷律师来讲讲行人 | 上海交通事故律师说男子用单车引 |
上海交通律师解析骑车撞人也是交 | 老司机遇到肇事逃逸就能办妥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