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师网 九月十三日,内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作了具体规定,为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
在此基础上,对《指导意见》中的几个重点做了简要介绍。
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发布侵权通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细化。
第五条细化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发出侵权通知的内容,具体包括知识产权权利证明和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能够实现准确定位的被控侵权商品或服务信息,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以及通知真实性的书面保证等。
㈡细化了平台内经营者所作声明的内容。
该指南第七条详细阐述了平台内经营者所作声明的内容,特别是:平台内经营者的真实身份信息,能够实现准确定位、要求终止必要措施的商品(或服务)信息,所有权证明、授权证明等初步证据,以及声明的真实性的书面保证。
明确了电商平台“应知”侵权行为存在的情形。
该指南第十一条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应知”侵权行为存在的几种情况,主要包括:未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制定、平台内经营者经营资格审核等法定义务,未对平台内店铺类型标有“旗舰店”“品牌店”等字样的经营者权利证明,未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过滤拦截含有“高仿”“仿冒”等字样的侵权商品链接,未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过滤拦截涉嫌侵权商品链接等。
明确知识产权所有人和平台内的经营者都可以申请行为保全。
该准则第九条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平台内经营者均可在紧急情况下,根据内地有关程序法,向内地法院申请行为保全措施,要求电商平台立即采取下架商品或恢复商品链接等措施,从而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平台内经营者同等的抗辩权,为双方提供了救济途径,也是及时妥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一种保障机制。
合约对于律师有多重要?如律师80%的业务都来自非诉讼,那么80%的业务都来自合同业务,特别是在民事案件中,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各种合同。
助理律师每月有几千元的薪水在审合同中,而一年百万的律师也一样。也许每一个法律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无法和合同打交道。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商业培训,还是法学院的课程,合同审查几乎都不涉及,完全是律师自己摸索,凭经验来完成的。
很多律师都对自己审过的合同,有一种“不安”感。不知所提修改是否完整可靠,是否经得起实践。如果出现纠纷或诉讼,审过的合同是否能经得起考验?
尤其新来的律师,很多刚开始面对合同丢失时毫无头绪。向老板咨询一下,他只会告诉你要控制好我们客户的风险,如果他手上正好有模板,就会给你发一份参考模板。
向同事请教,很多人也是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改变,别人也没时间盯着你逐条修改,最后靠自己做出来的合同往往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用不着。不要说提供给当事人,连合作伙伴都不知道如何修改,非重写不可;
看不见。错误的法律关系,逻辑不清楚,表述不准确;
操作性差忽略了关键环节的合同,导致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
没有严格的逻辑。在合同中没有预判理论和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交易情况,缺少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几个重要合同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等等。
说得过去,说得过去,是律师的基本功,但也常常成为年轻律师的“拦路虎”。归根结底,要做好合同,必须保证逻辑与严谨相结合,还得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业务,真正为企业服务,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契约伴随着“企业的一生”,不懂契约可谓寸步难行,更别说指望能成功避开这些“坑”了。
上海律师网 如果不具备行业知识,该如何审查合同?
怎样才能全面而详细地审查合同?
审核合同是律师的基本技能,但如何从入门到精通呢?
合同范本和现学现用的技术很难满足目前合同实务工作的需要,单纯靠自己单打独斗来摸索模式已经行不通。
上海知名律师说老人被酒店大白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