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生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承担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不好的行为。
二、处罚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三、遗弃罪立案标准对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
在法制健全、重视人权的国家,抛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明显不被允许。我国公民遗弃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作为有赡养义务人员不得随意遗弃或拒绝赡养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否则一经认定就会被追究法律责任。遗失罪法院将作出多少年的判决?你是怎么认定的?主编在下面详细回答。请耐心阅读。
遗弃罪法院将作出多少年的判决?
一、遗弃罪的判决规定。
《刑法》第261条《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二、遗弃罪的认定。
1.与虐待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对象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抚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虐待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侵犯受害者的健康。
虐待罪的客观性表现为经常或持续拷问、破坏家庭身心健康的行为。
(2)主要部件不同。遗弃罪的主体必须是对遗弃者承担法律赡养义务,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在家庭内共同生活的成员。
(三)犯罪主观不同。两种罪行在主观上是故意的,但故意的内容不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为者有意识地伤害受害者的肉体和精神。
(4)侵犯犯罪的对象不同。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生病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2.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1)客体要求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合力支持的权利义务关系,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
(二)犯罪客观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性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有赡养义务拒绝赡养的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性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这种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一般直接加害受害者的身体,如受伤、刺伤、烧伤等。
(3)主要部件不同,遗弃罪的主要部件必须对遗弃者承担法律赡养义务,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上故意的内容不同。遗弃罪的故意,即行为者知道自己应该履行赡养义务,实际上也有履行赡养义务能力拒绝赡养的故意伤害罪,行为者有损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3、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一)犯罪主观不同。从主观上讲,遗失罪是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者通过遗失逃避或转嫁给他人自己承担的赡养义务的目的,故意犯杀人罪的主观故意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行为者通过遗弃向他人转嫁自己承担的赡养义务的目的,其行为构成遗弃罪的行为者通过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达到杀害婴儿和神智不清、行为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客观要素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受害者遗弃在可以获得救助的地方,如他人家的入口、车站、码头、街道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是将婴儿和行动困难的老人放在无法得到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里的意识不清楚、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见的荒野等。
公民在法制生活中不仅要享有权利,还要履行义务。作为赡养义务人,必须按照规定履行责任的实践赡养义务。遗失罪法院判定几年的服刑年限不长,但遗失行为无法挽回的结果,遗失者死亡的话,数罪并罚,不仅仅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视角:暴露狂尾 |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解读:猥亵事件 |
上海律师事务所解读:潜逃23年故意 | 上海律师解读:“9063吨!走私进口 |
上海律师解读:“余华英卖掉的儿 | 上海律师视角:以法律之盾守护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