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通过微信进行交易、借钱、达成协议等。一旦发生争议,微信的语音通话记录能作为诉讼的证据吗?如何将微信语音变成诉讼证据?下面上海著名律师为您解释。
微信语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吗
微信语音能否成为证据,取决于是否符合民事证据的法律合法性要求。证据的合法性是按照法律要求和程序获得的。
证据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证据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二、证据收集过程符合法律规定;
三、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检查记录。微信语音是录音证据,属于证据类别中的视听资料,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是民事案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强调证据取得的合法性是否可以成为证据的前提。
非法证据不具备证据能力,不能被法院采纳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些证据主要有两个限制:一是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二是不得违反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因此,通过非法拘留、暴力、欺骗、威胁等方式获得的所有文字证据都应该被排除在外,但以偷拍、偷录的形式获取证据是否构成对他人权益的侵犯是有争议的。现行的实践是,秘密录制的录音材料可以作为证据,而不构成侵犯他人隐私。微信语音是诉讼双方对录音事实的记录,不属于偷拍、偷录、侵犯隐私的范畴,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微信录音如何具有证明效力
录音证据不仅要具有合法性,才能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质证,还要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证据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它具有证明效力。证据的证明效力体现在合法性、客观性和相关性上。合法性注重程序上的正义,通过排除非法证据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客观性是客观的事实材料,不能主观猜测。相关性与待证事实有关,是判断证据证明力的重要标准。
在具体实践中,微信语音具有证明效力,应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充分利用微信中的收藏功能,保存原始记录。微信是一种附着在特定手机终端上的软件,其聊天记录很容易丢失,如意外删除、手机丢失或格式化,可能导致语音数据丢失。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收集未来可能有用的语音记录。同时,录音不应处理,具有连续性和真实性。为了方便存储和传输,许多诉讼当事人将录音材料复制到光盘或u盘中,删除原始录音,这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一旦对方不承认证据,证据的真实性就无法得到验证。
例如,在上述案例中,貂蝉可以通过查询原始记录来确认,而不是所有微信账的。因此,无论使用什么设备录制的音频数据,都应保存原始载体。
第二,微信语音数据中记录的内容应尽可能清晰、准确,双方应明确讨论的问题和声明。例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贷款案例中,由于录音证据中指出的问题不清楚,没有借款、还款等词语,无疑降低了证据的证明能力。此外,由于微信账号可以注册手机号码、qq号码等非实名注册,在证据识别过程中难以核实主体身份。因此,语音各方的身份应反映在微信语音中。只有首先确定主体,才能通过微信语音证明双方之间的关系和发生了什么。
第三,除录音证据外,还应充分提供其他证据。由于录音证据易于变化、难以识别等特点,单独作为判据不足。因此,录音证据不能作为单独定案的依据,其他证据的确认也非常重要。